勇立潮頭敢為先
——中鐵地產用實績獻禮雄安新區設立五周年側記
中華大地起風雷,寥廓雄安展翅飛。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中鐵地產積極響應黨中央部署,五年來,以“鐵道兵”的精神傳承及現代化企業管理助力雄安新區建設。
建設完成的容東安置房
首創實踐:承接代建管理,建設民生工程
易水白洋,聞名遐邇,素有“一淀水,一淀銀;一寸蘆葦,一寸金”之譽。比雄安的白洋淀蘆葦更為堅韌挺拔的是毛竹,即使精心培養,毛竹四年也不過生長3厘米,但是第五年它會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拔節生長,幾周就可以直插入云。參與雄安建設也是這樣,中國鐵建的建設者們用近三年的時間扎根,待到時機成熟就會勢如破竹。
2017年,中鐵地產響應黨中央號召,第一時間設立雄安籌備組,經過全方面深入籌劃,打破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發揮設計、開發、物業運營全產業鏈優勢,在2020年新春伊始,一舉中標雄安新區容東片區安置房B2、C組團兩個項目管理及運營管理服務項目,正式拉開落子雄安、打造千年之城的序幕。
這是中鐵地產首次承接管理輸出類項目,代建模式在該集團發展史上成為首創。容東片區是雄安新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后首批大規模集中建設的安置房及配套工程項目,作為新區開發建設先行區,擔負著首批居民征遷安置,為起步區、啟動區開發建設提供支撐的重要功能,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起步就是沖刺,開工即是決戰”。作為合計體量最大的安置房項目,關系到近15000戶新區百姓的回遷安置,規模大、標準高、工期緊是這個項目建設的特點。中鐵地產雄安公司充分發揮“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鐵軍精神,迅速抽調骨干人員、制定周密措施部署,克服疫情不利影響,項目設計、建設及開發運營方案迅速落地,跑步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實干為本:肩負央企擔當,傳承鐵軍榮光
工地建設現場
自此立志赴雄安,不得功名誓不還。中鐵地產雄安公司充分利用中國鐵建的品牌影響力,充分發揮管理優勢,從項目最初的報批報建、施工圖設計,一直到最終的項目竣工備案以及后期的管理運營,全線介入,統籌資源,堅持以項目建設為“生命線”,把安置房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標桿工程、民生工程。
兩組團合計建筑面積約256萬平方米,地上建筑包括239棟住宅樓、3所公寓、2所小學、2所幼兒園、1所高中、社區中心及商業公共服務設施。在現場占地規模近1500畝的施工場地上,多個作業面同時鋪展,高峰期每日場地內兩萬多名建設者參與施工,近百臺挖掘機和工程車進行地基處理,400多臺渣土車同時出土。主體施工階段,現場“塔吊林立、熱火朝天”,場面蔚為壯觀。
項目建設期間,項目管理團隊頂住巨大的工期壓力,肩負著央企的責任擔當,克服集中開工、疫情、汛期、冬季施工等多重困難,在土護降施工階段,逐個攻破場內障礙物多、勞動力匱乏、施工道路協調等諸多難點,連續突破單日出土量、單日成樁量的紀錄,為結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自主體工程施工開始,他們以“項目一線百日行”為抓手,堅持早查夜巡,每天清晨六點至八點,一天不落開展“早班車行動”,到負責工區巡查,深入推進“兩抓五保”工作落實。每日晚八點,項管團隊現場集結各參建方,梳理當日施工過程中的問題,現場解決、現場協調,確保問題不過夜。在管B2、C組團項目進度、質量始終保持容東片區前列,獲得“投資建設進度紅旗單位”榮譽稱號。
自2020年4月項目進場,“6·30”完成土護降工程,“8·30”出正負零,“11·20”完成主體封頂,再經7個月精雕細琢完成全部室內裝修,兩個月嚴把六方查驗質量關,容東片區安置房項目于2021年11月順利實現首批驗收交付,兩個項目容積率均低于2.0,回遷居民可享受到3公里進森林、1公里進林帶、300米進公園的舒適生活環境。社區內生活及教育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即使受疫情影響,商鋪簽約率仍超過60%,居民已在新房度過了首個祥和的春節。
截止到2022年2月13日,兩組團累計交付到訪業主8332戶,實際收房8328戶,累計收房率達99.9%,單日交付峰值達600余戶,交付規模屢次刷新系統內歷史紀錄,也為未來同類型業務開展積累了寶貴經驗。中鐵地產上百名管理者歷經500多個日夜奮戰,無數個節假日的堅守,以“一張藍圖繪到底”的激情和“確保藍圖不走樣”的實干,兌現了對雄安新區高標準高質量安置房建設的莊嚴承諾。
自交房以來,中鐵地產所屬中鐵建物業公司無縫對接居民生活服務的方方面面,從在園區消防栓設施箱四角安裝防撞條,到春節精心布置的年味裝飾;從“鐵建物業保障兵”的全方位志愿服務,到定期上門照顧獨居老人,中鐵建物業在這些充滿溫情的服務細節中,默默守護著雄安人民的幸福生活。“我們的孩子不在身邊,幸虧物業人員常常來看我們,幫我們打掃衛生、修理電器,疫情封城期間還給我們送來了應急物資,真是比兒女還可心。”84歲的業主張奶奶發自肺腑地說。
中鐵建物業志愿者劉妮濤到抗美援越獨居老軍人的新家開展志愿幫扶
開放共贏:踐行戰略部署,開展協同經營
“在中國這樣經濟文化比較落后、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猶如攀登一座人跡未至的高山,沒有筆直的大道可走,沒有現成的路徑可循。”新華社通訊《社會主義沒有辜負中國》中的這句話,正是對雄安新區建設的雄偉戰略由構想到實施的最好詮釋。如今,在距首都100公里的雄安新區,一項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新模式的有力探索也正在蓬勃開展。
“新區的一切都是新的”,雄安新區作為地產市場改革的試驗田、風向標,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房住不炒”“租購并舉”等指示精神,自2020年下半年起,陸續在啟動區、雄安站樞紐片區推出市場化項目,提供了探索地產未來發展新模式,吸引中交、中電建、招商等知名實力房企參與。
通過“產業+代配建+持有運營”模式獲取項目,是中鐵地產緊跟國家重大戰略與新區建設進程,協助新區管委會謀劃市場化項目政策及各片區的產業定位等工作后,拓展出的一條創新型經營思路。作為雄安新區設立后的首批建設者,中鐵地產積極貫徹“一體兩翼、多點支撐”的戰略部署,探索“房住不炒”形勢下地產開發新模式,積極融入中國鐵建協同經營大格局,于2021年4月聯合系統內共6家單位獲取雄安站樞紐片區2號地塊。該地塊位于雄安站前核心區域,是雄安新區“一主五輔多節點”中規模最大的昝崗組團中心區域,占地面積22.06萬平方米,地上總建筑面積56.34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約107億元,是片區內首批市場化項目之一,涵蓋商業辦公、配套住宅、產業發展、城市運營等多種業態和服務的綜合體,主要服務于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打造站城一體化功能區。
中鐵地產深耕雄安、謀劃創新,夯基固壩代建管理、疏渠引流投資項目,完成在新區布局從代建管理到市場化項目的華麗轉身。
系統謀劃:站城一體融合,融入城市發展
拱衛京津帶礪磐,千秋大計舉雄安。中鐵地產積極融入雄安新區城市建設,高點站位,服務大局,緊緊圍繞雄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一核心定位開展項目策劃定位各項業務工作。
中鐵地產緊盯“地塊內疏解誰、什么時間疏解到位、疏解客群需求是什么”等關鍵點,對接已落地的疏解企業,展開深入交流,掌握疏解落地時間節奏、人員導入節奏、導入人員購買力、導入企業及人員個性化需求等特征,有針對性地制定產品策略,為獲取“客戶認同”奠定基礎。在反復調研基礎上,規劃設計階段突出打造雄安站樞紐片區2號地項目站前綜合體優勢,堅持以服務疏解企業為主要功能,強化站城功能與空間緊密聯系銜接,實現站城一體,產城融合,配套優質公共服務,營造良好人居和發展環境。同時,他們深入挖掘項目地塊優勢,突出地處新區的自貿區及綜合保稅區,且自貿區行政辦公樓就在地塊內的亮點,將跨境貿易及跨境電商作為重要產業方向,研究其相關領域及上下游產業,打造以跨境貿易為主要元素的產業聚集區。
從“一紙規劃”繪藍圖,到“多點開花”抓實干,雄安新區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中鐵地產參與建設雄安五年來,積極融入新區建設,履行央企擔當,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進入,第一時間布局,深耕城市,穩扎穩打,將企業經營與雄安新區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打造獨特發展模式,以先進的姿態奮戰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之中,為雄安新區的永續發展貢獻出強大的鐵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