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盡頭的光,就是我們追尋的目標和前行的方向。”談到隧道建設者的動力源,中鐵十七局六公司貴州金仁桐項目副總工程師兼太陽坪隧道負責人唐煒深有感觸地說道。
工作7年來,唐煒有將近6年的時間是跟隧道打交道,從初識的迷茫,到如今技術、管理“兩手抓、兩手硬”,先后獲得集團優秀共青團員、青年崗位能手等榮譽。隨著隧道掘進里程的增加,唐煒在成長中蛻變,也更加篤定了逐光前行的決心。
以學促干夯基礎
2016年底,參加工作一年半的唐煒被調到剛開工的長福高速A3標,成為一名隧道施工技術員,由此進入一個全新領域。剛開始,一沓厚厚的設計圖翻下來,只明白了個大概,很多具體部位的標識和參數都不理解。
唐煒監控隧道施工情況(藍曙文 攝)
“這樣怎么指導施工?”既定開工日期就像進入倒計時的紅燈,唐煒沒有更多時間躊躇,必須在開工前的窗口期惡補專業知識。那段時間,唐煒手不離圖紙和規范,遇到不懂的內容就上網查,逮著項目技術人員就一個勁兒地問,還常常跟經驗豐富的勞務人員探討。
隧道正式進洞施工后,一切似乎都比預想的順利。“看著圖紙,對比實物,才發現隧道施工也沒多難。”唐煒的底氣來自前期的學習和準備,這也讓他深刻體會到“識圖算量”基本功的重要性。在金仁桐項目,唐煒帶過不少年輕技術員,而他傳授的第一項技能,就是看圖紙、算工程量,再結合現場實際講解,幫助他們打牢基礎、快速成長。
在唐煒的微信“常讀的訂閱號”列表里,不僅有行業權威平臺,還有國內重點隧道工程的公眾號,遇到好的推文,他會跟其他技術人員分享。對前沿技術的關心關注在唐煒心中埋下了創新的種子,他提出用PVC管作為路緣排水溝現澆施工的內模,加快了施工進度,節約了施工成本;隧道口仰坡施工中提出“爆破+機械開挖”相結合的工法,提升施工功效2倍以上……隨著技術和管理不斷成熟,唐煒被提拔為隧道技術主任。
主動融入聚合力
初出校園的唐煒帶著點兒“書生氣”,而作為隧道施工技術人員,他經常要跟一線工人直接溝通。當時工人大多來自湖南、貴州、福建等地,說話口音重,語速又快,唐煒“豎起耳朵”也沒聽懂幾句。溝通都成問題,管理就更談不上了,往往是他說一套,工人自己做一套。
要讓所有工人都改變是不可能的,唐煒只能改變自己,主動適應。他在工作之余找工人們聊天,操一口家鄉的重慶方言跟他們拉家常,從老家的美食,聊到子女的學業,他們關心什么就聊什么。很快,工人們接納了這個年輕人,不再把他當作一個只會說“官話”的“書生”,愿意主動跟他溝通。
唐煒(右)與勞務隊伍商議施工方案(呂偉鑫 攝)
能溝通只是入門,關鍵還得管得好。為了讓工人更好理解和執行,唐煒把圖紙、規范“掰開揉碎”交給他們。在隧道防水施工時,工人憑經驗認為有防水板就夠了,安裝環向盲管屬于“多此一舉”。唐煒不急著命令工人嚴格按圖施工,他買來飲料,把工人叫來休息,聊天過程中告訴他們山體含水量大,不裝環向盲管把水導出去存在安全隱患?!按笥碇嗡犨^吧,光靠堵不得行,還要疏噻?!钡览碇v透了,工人聽懂了,也對這個“小老鄉”更加信任,服從他的管理。
管理上的“疏導法”讓他跟勞務隊伍更好地融合,也收獲了更多支持。在金仁桐項目太陽坪隧道加寬段二襯臺車選型上,唐煒聽取班組意見,放棄自有臺車改造方案,選擇使用更為方便的穿行式臺車,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礎上極大方便了工人施工作業;隧道施工剛到中后期,電纜溝施工班組就提前帶著模板選型和施工工藝等方案來找唐煒商議,早早把最優方案定下來,隨時做好進場準備。
以誠相待謀共贏
從技術尖兵成為整個隧道施工的“大管家”,唐煒擔任金仁桐項目太陽坪隧道負責人后,把進度、安全、質量、成本等各項工作都裝在心里,統籌考慮。
“隧道施工最講究節奏,節奏好了,進度肯定快。”唐煒說道。為了保證施工節奏,他把以誠相待、做好服務作為管理勞務隊伍的重要法寶,同時也灌輸給每一位管理人員。技術交底及時、物資保障到位;關鍵部位施工時,他親自帶隊盯控,現場協調解決問題;隧道24小時作業,常常在后半夜接到報檢電話,他二話不說第一時間趕到作業面,從不影響現場施工。
節奏形成了,唐煒在速度上動起了心思。項目部采取“超額累進”的方式給勞務隊伍獎勵:月進尺超過行業標準的110米給予獎勵,超過160米的部分再次獎勵。在此基礎上,唐煒提出考核到人,明確每個炮眼的責任人,每次爆破后采用三維激光掃描儀監測斷面超欠挖情況,對炮眼控制較好的個人給予獎勵,同時也能提前計算下一循環的打孔和爆破參數,有效控制超欠挖情況。在激勵制度下,隧道施工開足馬力,每月平均進尺將近150米,最高紀錄達到198米,速度遠超同類型隧道。
唐煒(左)給新員工講解隧道施工情況(繆函壹 攝)
從最初的偶然結緣,到現在的潛心耕耘,唐煒不斷積蓄能量,在掌子面學習專業知識、提升管理技能,從每一寸隧道進尺中收獲成長與蛻變。日漸清晰的掘進路線上,他把汗水和腳印留在身后,邁著堅定的步伐,追尋隧道盡頭的光明。
【編輯:顯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