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道“鐵道兵精神”,是在高中組織觀看的電影里。看著《橫空出世》中看不到盡頭的解放軍走向荒漠深處,看著他們一個個用著各種各樣的方言傳遞著“不準問干什么,不準問到哪里去”,看著他們用人力、用生命在“死亡之海”為原子彈開出一條路來……即使知道是電影中的演繹,卻依舊讓人動容。那時才知道,他們的身份是鐵道兵,是“兩彈一星”的開路先鋒,是最可愛的人,卻也是吃苦最多的人。
后來,本著對這支鋼鐵雄師的好奇心理,我查閱了相關資料,卻發現這支鐵軍已經脫下軍裝,投身于浩浩蕩蕩的市場洪流。對此,我也曾久久遺憾……2022年,我在重慶上學時,恰逢山火肆虐。當看到中鐵二十局三公司在火中逆行、以勇者開路,積極組織人員奔赴“火線”救援的新聞時,下面的評論再一次吸引了我。“鐵道兵部隊再展雄風”“傳承鐵道兵精神,我們永遠在路上”——“鐵道兵部隊”“鐵道兵精神”再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生活之中。我不禁好奇,一支已成歷史的軍隊,他們傳下了怎樣的精神?他們的精神在由誰來傳承?本來就對鐵道兵充滿好奇與敬意的我,更是有了一探究竟的沖動。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也許是機緣巧合,也許是天意如此,畢業后,我成為中鐵二十局的一員。當我知道二十局的前身是鐵道兵第十師時,內心突然流過一絲欣喜,過去的疑問與好奇在這里得到了答案。
在中鐵二十局520培訓基地,“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鐵道兵前無險阻;風餐露宿,沐雨櫛風,鐵道兵前無困難”的吶喊在我心里久久激蕩;在太白山旁,幻想著他們成為“兩彈一星”的開路先鋒時付出的血汗;在歷史書上,看著這支傳奇部隊的歲月變遷……終于明白,什么才是“鐵道兵精神”——是“寒天凍地風雪路,群山浸染英雄血”的無畏氣概;是“汗水融化千層巖,風槍打通萬層山”的不懼困難;是“錦繡山河鋪路網,建設祖國不畏難”的使命擔當;是在戰爭中打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是通向原子彈基地那數不清的枕木,是千千萬萬鐵道兵流下的汗水和熱血……
在重慶山火救災現場,我看到了“火中逆行,勇者開路”的無畏;在培訓基地的課件上,我看到了“五上青藏線,三上風火山”的堅決;在二十局三公司文化宣傳里,我看到了“編織大地經緯,成就美好未來”的擔當……無畏、堅決,永遠有著使命和擔當,這不正是“鐵道兵精神”嗎?正是這樣一批人的不懈傳承,使“鐵道兵精神”弘揚了七十余載,正是這樣一批人對“鐵道兵精神”的堅守,讓企業在市場搏擊中蒸蒸日上;正是千千萬萬鐵建人的汗水與鮮血,讓中國建設事業不斷地走向輝煌。
鐵軍已成歷史,精神接續傳承。從第一次聽到“鐵道兵精神”時留下的遺憾,到仔細去了解“鐵道兵精神”后感到的震撼,如今的我,也光榮地成為踐行“鐵道兵精神”的一分子。昔日的人民鐵道兵,以“萬水千山只等閑”的氣勢,征服了無數艱難險阻,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從前,我曾為這支鐵軍的消失而感到遺憾,但現在,我明白這支鐵軍從未消失。他們存在于以血汗建設的每一條鐵軌、每一根枕木里,存在于每一個牢記“鐵兵精神”的鐵建人心中,存在于每一個牢記歷史使命的中國人心中。如今的我們,更應以他們留下的精神為指引,用我們的青春韶華,鑒證他們的殷殷期盼。我相信,現在的我們,一步一個腳印,必定能創造出我們的價值;未來的我們,牢記自己的使命,必定會在這傳承的精神上,留下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的印記。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