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戈壁灘寒風刺骨。天才蒙蒙亮,中鐵十八局一公司包銀高鐵7標項目部會議室早已坐滿了人,項目經理李守寶精神抖擻地主持著每日的工程例會。“橋梁的標準化施工、安全生產的關鍵點、施工過程中的精細化管理、當天的重點工作等。”這些關于生產的詞條被悉數提出。為了保證安全生產有序進行,提升項目建設水平以及項目人員的工作能力,像這樣的會議,在包銀高鐵7標項目已經成了家常便飯。
進行工作部署(史洪月 攝)
“我們搞工程的人想的就是怎樣快速、安全、優質地建設好每一項工程,最大的愿望就是保質保量地完成公司交給我們的任務,不辜負組織和領導的信任,圓滿完成業主交代的工作”,聊天時他說道。正是他高度的責任心與強烈的使命感,使得他在工作崗位上越發具有斗爭精神,越發具有蓬勃干勁。同時,他也沒有辜負公司對其的信任,在工作中總能找到自己的節奏,各項事務安排處理得有條不紊。
白銀陡城,一個依傍在黃河之濱,西漢時期的古城堡,北絲綢之路的樞紐,現今的美麗鄉村。因為地處黃土高原溝壑區和歷史起伏,曾經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整體的生活水平也相對落后,也練就了他不怕苦、不屈服、不認輸的堅韌品質。家鄉文化的熏陶,家庭良好的培養,父老鄉親的期望,啟迪了他積極向上、敢打敢拼的人生理想。
在與他聊天中談到了一個細節:每當陌生的人打量他一番,看著他的手就能基本猜中他的職業。這是風霜在他的臉龐上雕刻的印記,更是工程人的“名片”。有人問過他天天與鋼筋混凝土為伴不枯燥嗎?工程建設難度這么大壓力不大嗎?與妻兒常年分隔兩地不后悔嗎?他說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天高地闊,欲往觀之,是他兒時的夢想,并始終堅信:人只有在更廣闊的土地上,才能完整的展示自己的才能。1999年7月,他踏上了承載夢想的火車,第一次走進建筑工地……
初入工地的他因為扎實的理論基礎、虛心的學習態度、不斷的摸索鉆研,不怕苦能吃苦的優秀品質,很快便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技術干部。也正是對于精湛技術的追求,對于完美施工的執念,在他24年的基建生涯中從來沒有出過技術上的問題。
在艱苦的基層崗位上,他繼續展示著自己與眾不同的優點與堅持,在那個信息還不是很發達的時代,有時候一個標準,一個施工方案,對于一絲不茍的他來講,都必須要落到實處。他利用有限的時間翻報刊,找資料,有時候工作之余還泡在圖書館看標準,學技術,為的就是以高標準為起點,以建設優質工程為理念,把所學之長,充分運用到工作當中。
講解建設情況(史洪月 攝)
人們總會過濾掉那些不突出的記憶,但對于他的印象,所有與他共同工作過的人,無一不對他記憶深刻。“刻苦”“認真”“精益求精”“實干”甚至是“固執”這些字眼,頻頻出現在人們對于他的評價中。
上天總會眷顧努力的人,他自進入中鐵十八局工作以來一直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自1999年至今,先后在10條鐵路項目上擔任過技術員、測量員、試驗員、技術主管、施工隊長、副經理、經理、指揮長等諸多崗位,一步一個腳印堅持走好腳下的路。
熱愛是所有的理由和答案。這樣的初心堅持,讓他在24年的工作中,無論是技術還是決策,在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的同時,從未出現過重大失誤。一起成長的同事更是把這樣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今天,這樣的傳奇故事,依舊還在續寫。
2023年包銀高鐵項目上場以來,他一直秉承“編織大地經緯,成就美好未來”的企業使命。工作中,他容不得半點疏忽;而在工作之外,他又是可以聊得來心事的好伙伴,與人談笑風生,其樂融融。在他的帶領下,包銀高鐵多次取得全線各類分項工程“第一”的好成績。
去年三月,為確保項目順利上場,他基本每天都奔波在項目臨時駐地和各工地之間,用雙腳丈量了兩市三旗縣近六十公里的土地,由于高強度工作及隨時緊繃的工作神經,導致身體出現“預警”,輕傷不下火線,工地上,還是每天能看到他匆忙的身影。
磴口黃河特大橋是全線控制性工程,由于黃河兩岸風大浪急、冰凍期長且處于季節性凍土地帶。他堅持每天抽出時間到現場盯控,加強統籌調配,確保14天生產一孔1800噸級簡支箱梁任務,全力為包銀高鐵快速建成通車掃清障礙。
他習慣站著,站在綿延的路基旁,透過指縫的第一縷陽光,去眺望綿延在戈壁灘上的“長廊”;站在奔騰的黃河旁,透過天邊的夕陽,細數橫跨在黃河之濱的橋梁;站在穿梭的機械旁,與眾人探討下一步的施工方向。
使命擔當24載,身上的“鐵建藍”早已成為一種使命,一種標志,一種擔當,屬于鐵建人特有的干事精神越發閃耀,工程持續不斷,奮斗更加豪邁!
【編輯:敏業】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