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走進中國鐵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鐵二十一局展覽館,在講解員的引領下,翻閱著斑駁的歲月史詩,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照片引起了無盡的遐想,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轉眼間,七十五年光輝歷程一閃而過,歷史單薄的一頁無法承載他們光輝燦爛的一生,他們用雙手架起了東方古國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錚錚鐵骨,用汗水筑起了一條條鋼鐵長城。
他們從戰火中誕生,解放戰爭時,他們是開路先鋒,“野戰軍走到哪里,就把鐵路修到哪里,在這群鐵打的漢子面前,沒有修不好的路、架不起的橋”。抗美援朝時,他們是后勤保障,撐起了一條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在炮火硝煙中詮釋著鐵道兵的使命和擔當,與時間賽跑,源源不斷的把物資運輸到前線。
當硝煙散盡,在和平建設的新征途上,他們沖鋒在建設祖國第一線,一錘又一錘,一鍬又一鍬,無怨無悔地投入到“大三線”建設之中,以驚人的毅力相繼完成了成昆鐵路、青藏鐵路等世界性難題。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他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國家的建設之中,把汗水傾注在這塊災難深重的土地,在對國家復興的強烈愿望和無限期許中,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超越。
那個時代,是一個熱血澎湃的時代,是一個激情滿懷的時代,一句國家需要,沒有太多的言辭,無數鐵道兵戰士便背起了行囊,穿越崇山峻嶺,行走戈壁沙漠,奮戰雪域高原,跟隨部隊南征北戰,為后人留下了鷹廈鐵路、包蘭鐵路、京原鐵路、京通鐵路等諸多精品工程,他們在錦繡山河上織密鐵路網,為地區的經濟騰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那些移山填海的勇士成為了雕像永恒的矗立。苦難造就了他們的輝煌,平凡的人終究成就了不凡。
回看鐵道兵的歷史,現在的我們,根本無法感同身受前人所經受的苦難,也無法理解在一窮二白的社會環境中,他們那堅毅如鐵的精神,更無法想象他們是怎樣用血肉之軀創造了一個個令無數人頂禮膜拜的世界奇跡,只能從泛黃的照片中感受他們的偉大,“徒手攀登橋墩45米”“人體螺絲釘”,短短數語的介紹不斷撞擊著我的內心,對于“人民鐵軍”又有了新的認知,鐵一樣的精神、鐵一樣的斗志、鐵一樣的擔當,耳邊仿佛又回響起那嘹亮的鐵道兵之歌。
在享受著現代交通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或許會忘記,在三十五年的征程中,有8000多名鐵道兵犧牲,59000多名鐵道兵負傷、致殘,但我們應該明白,也必須明白,鐵道兵那舍生忘死的犧牲對于今天美麗富強的中國和享受這安逸生活的我們究竟意味著什么。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他們在懸崖峭壁上、黑山白水間、沙漠瀚海中辛勤勞作,很多人把生命定格在鐵路交通運輸線上,然后就默默退出了歷史舞臺,但是他們創造的價值卻永遠地保留下來并持續發揮著作用。
只有記得來時路,才能走好未來路。兵改工雖然已過去四十年,但鐵道兵的血脈傳承卻一直延續,已逐漸沉淀為企業最為強大最富有生機活力的動力源泉,激勵著一批又一批鐵建人昂首闊步邁向新的征程,以無負于時代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建設著更多更好的品質工程,向著星辰大海不斷進發。
駐足在笑臉墻前,精致的版面上洋溢著大家燦爛的笑容,或微笑,或大笑,有青春洋溢的少年,有充滿干勁的工人,一張張真摯的笑臉在這里綻放,向所有人展示著這個年輕企業的活力與生機,也在表明企業向著企強工富的目標不斷前進。當得知公司是中國鐵建扎根在西北大地的綜合產業集團之一時,心中不免驕傲和自豪。
故事依舊在不斷續寫,風火山隧道架起了通往雪域高原的“天路”,和若鐵路完成環繞塔克拉瑪干的閉環處理,京新高速似長龍一般在戈壁蜿蜒向前,昌贛高鐵贛州贛江特大橋橫跨南北……常年奔波的工程生活雖然簡單而乏味,但后來的人看到這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會感念今天所有的付出。
走出展廳時,我仿佛在恍惚間看到鐵道兵正邁著鏗鏘的步伐向前走去,帶領著新時代鐵建人逢山鑿路,遇水架橋,他們旗幟飄揚,精神抖擻。
【編輯:敏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