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劉葉帥從工地上“消失”了半個月,不知道情況的同事還以為他是回家休假了。后來才知道,他是領命馳援公司滬渝蓉高鐵工地,替項目解決技術難題去了。
臨近不惑之年的劉葉帥,參加工作已有14個年頭了,是工地上的技術大拿,他特別精通橋梁施工技術,尤其是在鐵路懸灌梁施工領域,他有著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管理心得。
劉葉帥始終覺得,自己與橋梁有著一種不解之緣。他說:“從一上班就開始接觸橋梁施工,直到現在,每天一睜眼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橋梁。”
中鐵十四局承建的蘇州南站項目,位于滬蘇浙三地交界處,由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水鄉旅游線城際鐵路、蘇州軌交10號線,以及公路、水路運輸等多種交通模式共同組成,是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示范區最主要的對外交通門戶。
劉葉帥介紹,蘇州南站作為一個立體的交通樞紐綜合體,從上到下共分為4層,多條鐵路在此交匯,并形成了“米”字形立體交叉。
“兩條高鐵在一個站點中心十字交叉,在國內還是很少見;整個工程都是立體交叉施工,其中水鄉線和軌交10號線屬于預埋工程,在建設地下室底板時,還要向下深挖10.3米,寬度達到45.5米;地下室建設也不同于普通站點,建成后是一個通廊層,意味著可以通向地面的任何一幢建筑。”在已經初現雛形的蘇州南站工地,劉葉帥這樣介紹。
劉葉帥(右一)介紹技術卡控要點(鄭澤星 攝)
2023年年初,劉葉帥來到了蘇州南站工地,負責他最為擅長的橋梁施工。來工地報到之前,他曾向同事打聽過現場的情況,得知現場非常繁忙。盡管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踏入工地,他還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在面積14萬平方米、大約20個足球場大小的場地內,密密麻麻擠滿了2000多名作業人員,塔吊、挖機等各類機械設備更是林立,如同鋼鐵森林一般。
劉葉帥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拿出全部本領來,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
在蘇州南站兩條鐵路施工中,劉葉帥利用自己的施工經驗,根據梁體結構形式、跨度、地質條件以及現場實際情況,夜以繼日地伏案編方案、控要點、做交底……在他看來,項目施工管理就在于嚴謹、精細,一點也馬虎不得。
為管好自己的“責任田”,他事無巨細,幾百米的施工線路,每天來回要走上兩萬多步。由于現場施工錯綜復雜,每一根樁基打入地面,他都會認真地反復測量、檢查。現澆梁大面積施工時,他更手持“質量戒尺”,緊跟每一道施工工序,嚴把支架基礎施工、支架搭設、支架預壓、模板安裝、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張拉、壓漿等每一道關口。
在同事心里,劉葉帥是安全質量的守護者。工地上,他常常穿行在密如蛛網的腳手架間,手拿圖紙,仔細復核每一處施工作業面、每一道施工工序,還不時對正在作業的工友進行技術講解,并叮囑他們及時做好安全防護。
劉葉帥(左二)在工地(鄭澤星 攝)
“這里的施工是環環相扣,一環都不能出錯。”項目后期,下沉廣場、滬蘇湖鐵路、通蘇嘉甬鐵路交叉施工更多,往往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面臨這一難題,劉葉帥主動作為、迎難而上,不斷地模擬、推演,調整施工計劃,優化施工組織,消除施工中不良因素,尋找交叉施工窗口期,最終制定了科學合理的施工順序和施工計劃,果斷快速組織施工,避免了工期浪費和成本增加。
從事施工管理不僅要守正,也要創新。在一處現澆梁前,劉葉帥介紹著他們的創新之路。這里原本要采用傳統式貝雷梁,但工效較低,經過他與技術人員反復研究,最終改良了方案,選用鋼桁架施工,節省鋼管支架材料,施工速度快了,工期也提前了5天。此外,他還積極總結申報了《一種橋梁樁基檢測用超聲波檢測輔助工具》《一種隧道仰拱底板炮孔鉆孔方法及其裝置》等多項發明專利。
劉葉帥說,14年筑路時光,換來的不僅僅是沉甸甸的技術經驗,還有一條條通途大道……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