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青,中鐵十四局滬寧合項目部物資部副部長,喜歡利用閑余時間琢磨攝影技術。二十余年對攝影的熱愛讓他從最初的攝影愛好者成為當地攝影家協(xié)會的一名專業(yè)會員。
為人低調、性格溫和是別人對他最多的評價。他把自己的攝影特長一直藏在自己的生活與愛好中,成為一個名副其實“藏”在項目部里的攝影師。
在天山腳下的肖文青(肖文青 攝)
如他所言,“一開始攝影只是興趣使然,覺得隨時記錄身邊美好之事是很有價值的。”但是沒想到這個興趣變得“愈發(fā)不可收拾”,“發(fā)工資的第一個月我就買了單反相機,到現在我還珍藏著它。”伴隨著攝影裝備的不斷升級,肖文青的攝影技術也逐步提高,而這一切的動力仍然還是那顆熱愛攝影的初心。
他用快門記錄下令人忘返的風光之美
新疆和靜縣巴倫臺,托烏公路項目駐地所在,天山南麓,那里雪山連綿。天山山尖之雪經年不化,每當烈日當空,便蒸騰出團團云霧,彩虹便從空中搭建了橋。那時肖文青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在下班后能來到這里,眼睛穿過高聳的天山,望向更遠的地方。
“百里一線 四季分明”的天山山脈(肖文青 攝)
平均海拔達4000米的天山山脈雄奇俊偉,仿佛在戈壁灘上突豎起的高大屏障,阻隔了南北新疆。在肖文青的照片里,并不會有壓抑之感,他將澄凈的藍天拍得無限的舒展,一眼看不到邊際,帶給人心胸開闊之感。
“李白有詩‘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氣勢十足,每當我站在天山腳下舉目遠眺,只覺心中無比坦蕩開闊。”肖文青感慨道。
他拍攝的不光有單純的自然之美。在巴倫臺,由鐵道兵建設的南疆鐵路蜿蜒在山腳而行,它穿越戈壁、雪山,修建過程極為困難。在他的相機中,有這樣一張照片,長龍一般的南疆鐵路線與高大巍峨的天山并向伸展,構建出一副極為和諧的風景畫。
“這里自然風光與人文建筑融洽存在,讓‘美’這個字不再單調存在,而是韻味十足。”肖文青對相機中的這張照片十分滿意。
肖文青每換一個項目,都會用手里的相機拍下令人陶醉的風景照,按他的話講就是“這份工作給予了他可以不斷飽覽祖國山川江湖美景的機會,如果不好好記錄下來豈不是有所辜負。”
他用快門記錄的下人文關懷之美
在肖文青的寶貝相機里,占據大部分內存的都是各式各樣的工人勞作的照片。
“這張是在廈沙高速項目拍的,工人正在捆綁鋼筋,你看他們汗如雨下,十分令人心疼;這張是在南玉項目的邕江大橋拍的,工人正在黃昏落日下站在十幾米高的橋墩上,十分辛苦;還有這張……”肖文青逐漸打開了話匣子,如數家珍般向我“炫耀”那些他珍藏的佳作。
這些人物照片不同于那些山河大好帶給人的視覺震撼,而是極富人文關懷的流水細長。
“一線工人工作辛苦,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要堅守崗位,不過現在好多了,醫(yī)療、衛(wèi)生、食品等各個方面都比以前提升太多了。你看這一張,這是滬寧合高鐵項目,有專門給工人請來的體檢醫(yī)療隊伍。我們中國鐵建的施工技藝越來越高,同樣的,對待工人的關懷也越來越好了。”肖文青欣慰地說道。
被救的受災群眾(肖文青 攝)
除了這些,他還記錄很多中國鐵建作為央企,展現責任擔當的照片,其中有一幅是南寧洪災時,他拍下一對剛剛被救援隊救出的老人與孫子的照片。照片的背后則是他所在項目及時組織人力物力進行搶險救災,成功救出了很多村民,為當地挽救了重大的損失。
“照片是可以有溫度的,一樣可以帶給別人感動,我喜歡拍下那些令人動容的瞬間。那次救援,我們顧不上吃喝,真的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救災中,最后看到當地村民全部轉移到安全地方,真的很令人欣慰。”肖文青頗為感慨道。
他用快門記錄下“大國重器”的建設之美
還有另外一部分照片是肖文青最為津津樂道的,那便是從業(yè)二十年來他經歷過的諸多國家重點工程。從新疆巴倫臺到福建沙縣,從廣西南寧到安徽滁州,每到一處他都用相機完整地記錄下各個重大工程節(jié)點。
金黃麥田中的一條“綠飄帶”(肖文青 攝)
“這些大國工程都是造福人民的‘大國重器’,能參與其中是我很大的榮幸。我見過從無人戈壁灘豎起的大橋墩身,也見過數十米高的水中橋涉水而起。我看到他們從無到有,所以我用相機原原本本地記錄下來。”肖文青說道。
肖文青從不把拍出這些好看的照片當作自己的功勞,按照他的話來說,“是景美而不是我的拍照技術多高超。”
肖文青是中國鐵建數萬職工中的一個,他們在熱愛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也有著自己的興趣愛好。而肖文青將繼續(xù)在未來的工作生涯中用自己的快門,“咔嚓咔嚓”記錄下那些美好之物。
【編輯:顯正】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