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無波,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光,相激而生靈光。”在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公司參與建設濟南軌道交通項目過程中,該公司項目部把人才凝聚起來,把職工群眾動員起來,不斷提高職工業務技能,努力打造一支愛崗敬業、技能精湛的“后浪”隊伍,以匠心建造品質工程,夯實中鐵十四局電氣化品牌基礎。
“領頭羊”侯勝強:忙碌小伙兒、運動達人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作為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最年輕的項目負責人,侯勝強統籌管理項目工作,做好大管家、總調度,是現場最忙碌的人之一,被同事親切地稱為“忙碌小伙兒”。
侯勝強(左一)介紹車站消防逃生指示示意圖(余萍 攝)
侯勝強有多忙?他自己調侃道,每天不是在工地,就是在開會,都不在的時候就是在開會或者去工地的路上。在工地上,他又是四處奔忙的運動達人,每天走一兩萬步很平常。“其實,我這個步數在同事中也就只能排在前十名,他們有的人比我走得還多,你看,這位大哥就走了3萬多步……”侯勝強謙虛地表示。
在這樣積極的狀態下,侯勝強將每天繁瑣的項目管理工作處理得井井有條,統籌安排的工作節點偏差不會超過一周。他總能從最經濟、最安全的角度出發去協調各項工作,避免了怠工現象,施工隊都愿意服從他的管理。在現場管理過程中,他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機電施工管理經驗,簡單來說,就是逛現場“三人組”---他、業主代表和監理專監,這樣不僅能第一時間把施工安排部署落實下去,同時還兼顧了安全質量管理。他還和聯調單位一起提前20天左右對現場進行聯調前的實地調查,和聯調相關施工單位共同研究落實聯調節點,保證了聯調工作順利進行。
正是憑借著這股拼勁,他領導項目工程組先后克服了作業面狹小、運輸通道少、交叉作業多、屬地管理協調工作量大、疫情影響等難題,推動工程快速進展。他負責的機電三標段四個車站的聯調節點提前了三個節點,其中一個車站的聯調節點提前了15天,成為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建設任務完成最出色的項目之一。
“大拿”趙海東:技術創新、成本管控
1987年出生的趙海東,是該項目部總工程師,不僅負責四站及相鄰區間施工現場綜合管理、施工協調,還負責四個專業的質量、技術、科研開發、聯調聯試等管理工作。他心里有本圖紙,憑借著與技術人員探討施工技術難點的耐心和細心,憑借著挑燈查看圖紙、研究規范的韌勁,憑借著堅持邊干邊學邊鉆研,他整理出地鐵站機電工程施工控制要點和難點,迅速成為施工現場人人信服的“技術大拿”。
趙海東(右)與同事進行風閥調試(余萍 攝)
項目建設過程中,他帶領建設者們集思廣益,推陳出新。各種獨特新穎的小創新紛紛被運用到現場,如陽角保護、開關插座外裝裝飾殼、門把手系紅絲帶、機房排水溝的防水處理、排水溝貼地磚、機房落地支架安裝護角、紅綠油漆裝飾……種種小創新小創舉獲得一致好評,被業主推廣至全線其他標段學習。他負責標段是全線進度最快的標段,在全線機電標中考核多次名列前茅,受到業主點贊。
趙海東不上工地時“消磨”時間的方法只有一種——拿著一個計算器算來算去。仔細一看,他手中的表格不是材料購買計劃,就是驗工計價或者現場簽證單。合同簽訂、勞務招標、清單分析、成本核算……在他看來這些都是作為項目總工的必備素質。而從項目成本預控、現場簽證,到物資采購、限額發料,再到技術創新、科研研發都是他時時關注的重點。不錯,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更是一名會算賬的技術人員。
“小弟”袁帆:安全衛士、火眼金睛
袁帆在施工單位干過幾年,對各種施工問題“門兒清”。所以,施工人員什么問題都別想瞞過他,人稱“火眼金睛”。“沒有辦法,要想工程質量好,認真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集團公司的各項要求必須及時傳達,施工進度也得準確把握,不了解現場施工情況,你心里怎么可能有底?”袁帆說。
袁帆正在做BIM建模(余萍 攝)
他主要負責地鐵站現場施工管理和安全工作。他的工作態度非常認真,有時甚至到了較真的地步。有一次,他發現施工隊安裝的電纜橋架質量不過關,便要求對方重新做。為此,他緊盯著現場,多次提醒施工人員,直到親自檢查確定所有橋架安裝質量過關后才放心離開。還有一次,他發現施工用電有安全隱患,就盯著電工整改,不達到安全標準,他就不離開。袁帆考慮問題很周到,對工地上的施工情況了如指掌,哪里有可能漏水,哪里容易滑倒人,他都會及時提醒施工隊,幫他們消除安全隱患。
在同事眼里,袁帆還是一位愛學習的好青年,他將CAD運用得爐火純青,每次有業務培訓,他總是第一個報名。公司組織的其他學習班,他也積極參加,是項目部的“三好學生”。目前他正在鉆研BIM技術并認真學習一級建造師課程,每天下班后堅持學習到深夜。他的學習精神讓項目同事佩服,也帶動項目職工掀起了一股學習風尚。
在施工現場,這樣每天忙忙碌碌的鐵建“后浪”青年還有很多,他們不懈奮斗、永不服輸,始終銘記著肩上重任,在祖國交通建設事業這條道路上,策馬揚鞭,義無反顧地用青春和汗水建設品質工程,為實現所參建工程順利竣工開通的目標作出應有貢獻。
【責任編輯:張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