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由中鐵十一局和鐵建重工聯合打造的超大直徑盾構機“定海號”在長沙順利下線,并將投用于世界最長、直徑最大的海底高鐵隧道——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建設。
下線儀式現場(張璽 攝)
“定海號”盾構機的組裝調試工作自2023年10月開始,歷時86天完成,其最大開挖直徑14.57米,總重量達4350噸,是普通盾構機重量的8倍。為解決“大塊頭”長距離運輸難題,下線后,建設者將對超大配件進行分解,以海陸聯運的方式跨越1000多公里,運抵甬舟鐵路項目施工一線。
此次“定海號”的命名與工程所在地——舟山市定海區的名稱異曲同工。而刀盤涂裝中的“東海龍王”形象,在傳統文化中具有“鎮海”寓意,表達了建設者攻堅海底高鐵隧道,挑戰世界級工程難題的強大決心。
建設者對盾構機進行驗收(張璽 攝)
新建寧波至舟山鐵路工程是實現浙江省高鐵1小時交通圈建設目標的需要,也是加快舟山及寧波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的需要。該工程全長約76.4公里,線路西起寧波東站,向東延伸至舟山市金塘島、冊子島、舟山本島。金塘海底隧道是全線控制性工程,隧道盾構段全長約11.21公里,采用雙向盾構法施工,中鐵十一局承建舟山側6.27公里施工任務。
“四高、三大、兩復雜”高度概括了該工程之難。“四高”即隧道施工將攻克近200兆帕高強度弱風化凝灰巖,挑戰0.85兆帕高水壓下施工,完成徑向錯位小于20毫米的海底盾構高精度對接,直面21.2米斷面水深下盾構機洞內拆機等高風險。“三大”即盾構機開挖直徑大,海底對接施工作業難度大,隧道穿越地層多變巖性相差大。“兩復雜”為不良地質復雜和水下地貌復雜,隧道范圍內共有9處斷層、6處節理密集帶、1處構造影響帶,水下地形遍布沖淤變換的潮流脊槽和水下淺灘等復雜地貌,施工隱患陡增。
為應對“世界級”工程難題,“定海號”盾構機在研發中創新應用了隧道智能及綠色建造新技術,率先引入盾構機集成超前地質預報、飽和帶壓換刀、盾尾同步雙液漿、盾體雙層殼體、管片浮動監測和壁后注漿掃描等“六大核心”技術。同時,針對大盾構在軟硬不均和長距離、大埋深、高水頭地層中的掘進難題,建設者還將從盾構泥漿參數、盾構機姿態等方面入手,強化過程控制,旨在安全、綠色、高質高效推動工程建設。
近年來,中鐵十一局充分發揮盾構施工核心競爭力,以“拳頭”產品積極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先后建成投產了武漢、舟山等多家大型管片生產中心,成立了華中地區最大的盾構施工服務“4S店”,系統掌握了智慧盾構管控、復雜條件下盾構超近距下穿既有線、極限狹小空間大直徑盾構快速解體技術等30余項關鍵核心技術。現擁有直徑涵蓋2至15米等品類齊全的盾構機50余臺,盾構掘進里程超700公里,與此同時,以“聚焦大盾構,行業爭一流”為目標,公司與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聯合共建大盾構隧道智能建造實驗室,全力推動大盾構智能建造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應用,為建筑業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全新動能。
【編輯:佳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