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頁 |
|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許月霞?顏琳? ?時間:2024-02-26
吊運中的管片裝車(盛明明 攝)
農歷新年將近,走進位于天津市東麗區的中鐵十四局天津管片預制基地,生產依舊一片繁忙。鱗次櫛比的管片,已然成為這個占地245畝預制基地的主角。隨著質檢員最后一次的全方位“檢視”完成,一環環帶有“身份證”的管片整裝待發,緩緩吊入等待的車輛。
管片環環相扣構造“金鐘罩”
管片是盾構隧道的主要裝配構件,猶如堅固的“金鐘罩”,密閉相接、環環相扣安裝于隧道內壁,承擔著抵抗土層壓力、地下水壓力以及一些特殊荷載的作用。春節期間,這些管片將被運送至京濱城際鐵路二期天津機場1號隧道以及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成為這些高鐵隧道最堅硬的鎧甲。
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高鐵盾構管片生產線(顏 琳 攝)
正在建設的京濱城際鐵路二期起自北辰站,經過濱海機場后,接入濱海西站。全線建成后,京濱鐵路將與京唐、京津城際鐵路和津秦、津保高速鐵路聯通;津濰高鐵是京滬高鐵二線的北段,線路北起天津濱海站,南至濟青高鐵濰坊北站,設計時速350公里,將極大優化京滬鐵路通道布局。其中,津濰高鐵津沽海河隧道是京津冀地區開挖直徑最大、掘進距離最長的高鐵盾構隧道。為了保障公司承建的高鐵盾構隧道優質高效建設,去年8月,中鐵十四局天津管片預制基地生產的京濱鐵路首環管片開始澆筑,標志著我國規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高鐵盾構管片預制工廠正式投產。該基地承擔京濱城際鐵路二期及津濰高鐵項目總計8332環管片、8332塊箱涵的生產任務。自去年8月2日投產以來,共計生產管片1426環,箱涵710塊。
機器人聯動作業(顏 琳 攝)
“管片表面細膩光滑,手感就像綢緞一樣,表面如同鏡面般反光。”宛如藝術品的混凝土制品讓人稱奇。走進該基地近400米長的管片智造車間,擁有國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2條高鐵盾構管片生產線上,“機器人”正來回穿梭,不停忙碌。在這里,每條生產線僅配置10人,每日最大產能達40米,月最大產能1200米,降低約30%勞動強度,滿足4臺盾構機同時掘進的需求。
機器人軍團鍛造堅硬鎧甲
“我們自主設計研發的‘機器人聯動系統’,實現了對清理、噴涂、抹面、運載機器人在控制室集中遠程操作,改變了以往機器人單獨作業、生產線上控制的模式,工序銜接更加緊密,生產更加流暢高效。”該基地負責人高少彬介紹,這個基地對盾構管片的生產完全實現了智能制造。比如作為管片的“骨骼脈絡”,鋼筋籠生產由數控棒材液壓剪切機、智能彎箍機器人、智能彎弧彎曲機器人和智能鋼筋螺旋彎圓機等“智能機器人”協作完成,進一步成型焊接后運送到“鋼筋籠自動檢測設備”,作為全國首次研發應用的設備,它將對鋼筋籠進行全尺寸、全點位檢測,徹底消除人工抽檢帶來的漏檢、誤差弊端,確保合格率100%。
管片3D智能掃描(顏琳 攝)
生產出來的管片在經過養護之后堅固如盾,出廠前還要經過一道特殊的設備檢驗。“我們都把它稱作‘火眼金睛’,成品尺寸一掃見真知。”該基地質檢員趙嚴介紹,擁有“火眼金睛”的大直徑高鐵盾構管片3D智能掃描系統,實現對管片成品、模具的3D掃描檢測,能夠精準檢測尺寸誤差。
和“機器人”同事過大年
“過年了,天氣預報顯示還有降雪降溫天氣,我們一定要加強巡視,做好應急預案,把發運工作盯緊了,把家看好了。”該基地拌和站站長崔寶繼早早地來到調度中心,召開今天的早班會,布置強調一天的工作。
日前,管片箱涵的發運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作為一名老鐵道兵,今年是崔寶繼奮戰在施工一線的第26個年頭,一如往年,他又主動申請堅守崗位,“春節在家也不踏實,不如在廠子里,看著這個大廠子啥事沒有,年夜飯才吃得有滋味。”電話里,他總是跟家人開玩笑道。
值班人員貼福“添福”(于恩皓 攝)
掛燈籠、貼對聯、大掃除、包餃子、看春晚……在這里,春節習俗一樣不能少,崔寶繼帶著值班小分隊早早就開始了準備工作,別樣的“年味”飄散開來。萬家燈火,他們攜手“機器人”,守護重點工程建設,更點亮我們的團圓年。
【編輯:楊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