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蕊紅三葉,臨風艷一城。如果驅車前往廈門北站,你可以透過高速路旁的叢叢三角梅觀察新老兩座站房優美的弧度,三段式嘉庚式屋頂宛如層層浪濤,為“海上花園”增添生動注腳。
新建廈門北站建筑面積約25萬平方米,位于既有廈門北站北側。建成后新老車站總體規模達13臺27線,兩站共同組成國內最大雙子型改擴建高鐵站房。工程獲評、北京市結構長城杯金質獎、全國建設工程項目施工工地安全生產標準化學習交流項目、中施企協工程建設行業信息化典型案例(智能建造類)等榮譽。近日,該工程又喜提“中國鋼結構金獎”,為其閃亮的名片中再添光輝一筆。
新建廈門北站實景(楊富崗 攝)
作為福廈高鐵全線施工難度最大的車站,新建廈門北站延續了既有站屋頂層層疊起、突出燕尾脊元素的設計,以弧形鋼結構打造波浪造型,彰顯“海上絲綢之路”文化特色。鋼結構主要分為新建站房鋼屋蓋、換乘中心鋼屋蓋、站臺高低雨棚三大部分施工,集跨度大、結構復雜多變、拼裝難度大、焊接精度要求高等特點于一身,總用鋼量達3.2萬噸。
主站房鋼屋蓋重達7423噸,采用空間矩形管桁架結構體系,由6根巨型開花柱共同擎起,建成后2萬平米的候車大廳中間沒有一根柱子遮擋。屋蓋由22705根桿件拼接而成,焊縫總長超14公里,施工復雜程度國內罕見。
項目團隊成立鋼結構工作室,運用BIM技術與三維掃描技術,完成2640個AR可視化交底文件,520個方案比選以及140多次施工模擬,確保一次提升到位后的對接精度問題。“我們自主研發了‘鋼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通過78處應變監測點和48處溫度監測點對鋼結構施工全過程的應力、變形及溫度變化進行實時監測,確保了鋼結構安全平穩提升。”項目生產副經理潘峰潭介紹。耗時157天,項目團隊成功完成屋面鋼結構的提升任務,比原計劃工期縮短了23天,創下全線“站房屋蓋高差之最”、全線“單根柱子承重之最”以及全線“整體提升高度之最”三項紀錄。
新建廈門北站主站房鋼屋蓋提升現場(楊富崗 攝)
新建廈門北站擁有全省規模最大的換乘中心,采用“焊接球網架+邊部弧形鋼桁架”結構體系,跨度達114米。6根直徑2.5米,厚達10厘米的超厚壁特種鋼圓管柱也創下了新建福廈鐵路全線鋼柱管壁厚度的紀錄。為保證焊接質量,項目引進自動焊接機器人,在焊接時長縮短2至3倍的基礎上,焊接質量提升了2倍。
新建廈門北站項目已于2023年9月28日順利投入運營。“我們將堅持技術創新突破,借助數智化手段提升項目精細化管理能力,助力企業在鐵路站房領域持續積累競爭優勢。”項目負責人耿彬表示。
【編輯:金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