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鐵二十一局平漯周高鐵湛河制梁場通過時速350公里高速鐵路無砟軌道“預制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生產許可證”產品檢驗,且7個A類項和14個B類項雙100%、全優通過,至此箱梁由試生產正式進入批量生產。
平(頂山)漯(河)周(口)高鐵是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中部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多重國家戰略的重要支撐及交通基礎保障。中鐵二十一局湛河制梁場承擔標段內1128孔箱梁的預制、運輸、架設任務,是平漯周高鐵全線最大制梁場,也是全國目前在建最大的高鐵箱梁制梁場。
本次產品檢驗依據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產品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及設計圖紙要求,共檢驗項目21項。專家組對試生產箱梁樣品外形、外觀、尺寸等進行了認真核查,采用壓力試驗機對梁體混凝土試塊強度進行檢驗,用自動靜載設備對預制箱梁進行靜載彎曲試驗。“無論是梁體的外觀質量,還是靜載試驗的數據,都走在行業前列。”湛河制梁場的檢驗產品獲得了專家組高度認可。
產品檢驗現場(中鐵二十一局 供圖)
湛河制梁場對箱梁質量控制高度重視,在策劃階段就提出了“內實外美”的總體要求,秉承“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的理念,在原材料選用上嚴把質量關,對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進行混凝土拌和、澆筑方案培訓并考核,確保熟練掌握質量控制要點和操作流程,在生產階段進行技術攻關,通過配備附著式高頻振動器、在反向倒角面設置氣孔和天窗等措施,有效保證了混凝土拆模后的外觀質量。
該梁場大力推行標準化、智慧化、信息化、綠色化建設,建立智慧梁場一體化管控平臺,結合BIM、物聯網、大數據存儲和處理等先進技術,實現項目建設管理工作集成化、系統化、標準化。現場安裝AI攝像頭、IP廣播、人行道道閘、自動車閘等設施,實時采集人員、車輛和生產信息,為一體化管控平臺提供數據支持。在拌和站設置貼片料位、料倉門禁等,實現材料進場、消耗、庫存一站式管理,有效解決了人工管理原材料進出庫盤點、粉料消耗不準確等問題,是實現原材料管理精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按照傳統的鋼筋加工模式下鋼筋班至少需要16人,現在采用數控設備,只需要8人就能保證每日生產供應。”副總工余元飛介紹,鋼筋焊接質量是保證箱梁實體質量的重要一環,采用全自動定位網焊機,實現了預應力定位網片自動焊接,不但減少了人工,還大大提高了焊接精度和質量。此外,自動張拉、壓漿、噴淋養護、抽拔橡膠棒機等先進設備和工藝,也有效促進質量和工效雙提升。
與此同時,他們還搭建了數字化綜合平臺“指揮中心”,實現“一屏統管”可視化,現場施工、工序把控、人材機管理等方面實現數字化,現場人員可通過手機端掃碼實現實時、智能填報;對生產進度、預制梁質量、存料罐余料、龍門吊、揚塵、噪聲、氣象、安全行為等方面實現實時監管,實現了箱梁從原材料到成品的信息化、標準化、精細化生產,為平漯周高鐵建設助力賦能。
該項目建成通車后,可構成中國西北地區途經內地至長三角地區新的大通道,對完善我國鐵路運輸網絡、促進中原城市群內部,中原城市群與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城市群之間合作互動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楊璇】
相關新聞